四川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研讨one体育官网会在大邑中学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鲜明地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历史性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求之一。
丹桂幽香,银杏金黄。四川省大邑中学迎来了为期两天的“四川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研讨会”。本次活动旨在响应新时代的呼唤,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教育理念、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重大转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one体育官网满足当今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
大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燕、教育局局长杨文学,刘雍潜、焦建利、张艳玲、陈子斌等专家,河北、广西、宁夏、湖南、甘肃、西安的省外教育同仁,崇州、都江堰、眉山、绵阳、南充、彭州、成都市区的省内同行朋友,大邑县各学校校长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共计三百多位嘉宾参加本次盛会。地方高度重视 政府寄予厚望
大邑县副县长薛燕、教育局局长杨文学致欢迎辞并发表讲话,对大邑县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寄予厚望。信息技术发展 学习渠道拓宽
近二十年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国校园“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化硬件系统设施雨后春笋般地建设完善。开放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了智能化条件。
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技术支持的学习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微课开发与应用等。
刘雍潜,教授(研究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试验区建设与应用首席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张艳玲,北京101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小学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工作,对优质资源开发,教学平台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及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曾承担、参与多项中国教育技术协会、one体育北京市有关“网络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等科研课题。
来自各地的教育、信息技术专家们引领一线管理者认清教育现代化发展形势,讨论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方式的创变跨越。
以云技术和大数据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在深入应用中,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这在硬件方面为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然,教育现代化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搬进课堂,而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它们之间的深度融合。
现代化课堂重视育人功能,从“问题产生到“问题分享”再到“问题深化”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主体性、能动式的深层学习要求,学生从“个体学习”走向“协同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真切感受到学习环节变化带来的进步。
现代化课堂教学不单纯是知识的识记,而是要借助集体思维,在多样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形成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现代化课堂将实现成绩和核心素养共生共荣。
教育信息化正在倒逼教育理念转变和教学模式改革。今天,我们正在对信息社会、数字时代的到来津津乐道,而且惊讶于其发展、享受其成果。但是,我们必须关注到它正在给教育与学习、老师与学生带来的颠覆性挑战,思考我们应该给予下一代人一种全新的教育,让他们创造新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